来源:郑州郑飞医院
一、常见生理性原因(多无需特殊处理)
- 尿液浓缩:饮水过少、出汗过多时,尿液中溶质浓度升高,盐类(如尿酸盐、磷酸盐)易析出形成白色沉淀,尤其晨起第一次排尿较明显。多喝水后沉淀物通常会消失。
- 饮食影响:短时间摄入大量高钙、高磷酸盐食物(如牛奶、豆制品、海鲜),或服用钙片、维生素D等药物,可能导致尿液中钙、磷含量过高,形成沉淀。
- 女性白带污染:女性排尿时,阴道分泌物(白带)可能混入尿液,呈现白色絮状沉淀,通常无尿频、尿急等不适。
二、需警惕的病理性原因(多伴随其他症状)
- 泌尿系统感染:如膀胱炎、尿道炎,细菌繁殖会导致尿液中出现白细胞、脓细胞或黏膜分泌物,沉淀多为白色絮状物,常伴随 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、尿液异味 等症状。
- 前列腺炎(男性):前列腺发炎时,前列腺液可能混入尿液,形成白色浑浊或沉淀物,可能伴随 会阴部不适、尿频、尿不尽 等表现。
- 尿路结石(早期/小结石):结石的微小颗粒可能随尿液排出,表现为白色沙砾样沉淀,部分人可能伴随 腰腹部隐痛、排尿时轻微刺痛。
- 乳糜尿:尿液中混入淋巴液(含脂肪),呈乳白色浑浊,常见于丝虫病、腹腔肿瘤压迫淋巴管等情况,沉淀物多为脂肪颗粒,一般无明显疼痛,但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。
建议处理步骤
1. 先观察+补水:若仅偶尔出现,无其他不适,先增加饮水量(每天1500-2000ml),观察2-3天,看沉淀物是否消失。
2. 记录伴随症状:若沉淀物持续存在,或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、腰腹不适、尿液异味等,记录症状出现的频率和细节。
3. 及时就医检查:若症状未缓解,建议到医院做 尿常规、尿沉渣镜检,必要时加做泌尿系超声,明确是否存在感染、结石等问题,再针对性治疗(如感染需用抗生素,结石需根据大小处理)。